“豁翎子”是传统戏曲的暗示的艺术表现手法,但把这种暗示的做派带进单位,既影响工作效率,又影响单位形象,败坏政风行风。(人民日报)
领导干部对下属“豁翎子”,让下属瞎猜测,下属难当,难懂领导意图,执行正确了还好,领导和下属都有功。执行错误了下属就惨了,得担责,得挨批。这就是领导干部不良作风在作梗,究其原因,一些领导爱在下属面前显示才能,故作深奥,故弄玄虚;一些领导对政策掌握不透彻,对工作情况不太清楚,对工作研究不仔细,也不知该如何抓落实,工作推责任,指示及表态模棱两可。如此云云,一些工作往往就在下属的颤颤惊惊、犹犹豫豫中被贻误,最后彻查追责,这样的领导责任应不可推卸,还得从严问责。
领导干部对办事群众“豁翎子”,让群众瞎琢磨,跑不完的冤枉路,花不少冤枉钱。十八大后,党的反腐力度加大,对一些干部吃拿卡要、行贿受贿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查处和曝光,纯洁了党政机关的政风行风。但还有一些干部顶风违纪,不拿好处不办事,不过其做法有些诡异,解释含糊其词,让群众费解,但为了办事,群众只能揣测着准备点红包或宴请其吃喝。听说曝光中就有这样一位领导干部,群众找他办事,他说,“这个虽然符合政策,但办起来难度很大,把资料先搁这儿吧,回家等消息”。这一等就是十天半个月,甚至几个月,群众隔三岔五来问办理情况,他一说自己太忙,二说上级领导忙,三说又有什么新要求,弄得群众为办事急昏了头,只得忍痛去“表示一下”,事情竟然很快就办成了。这样的干部“豁翎子”就是欺骗群众,不愿主动作为,无视党纪政纪和法律,吃拿卡要,中饱私囊,败坏党风政风行风,应当严惩不贷。(公安局 唐 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