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武胜县按照“全周期”管理理念,坚持在萌芽期发现、成长期培养、成熟期使用,推动年轻干部队伍高质量建设。
鲜明导向用好“实干家”。研究制定《武胜县年轻干部中长期培养规划》,拟定分层分类培养选拔年轻干部“线路图”,突出在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疫情防控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点领域发现优秀年轻干部,利用换届契机,提拔重用100名优秀年轻干部,打破隐形台阶,树好“风向标”。坚持人岗相适,围绕县内“221”现代工业和“122”现代农业产业体系,精准选配专业型年轻干部,促进人尽其才。今年以来提拔重用85后年轻干部33名,其中担任县级部门正职1名,具有经济专业背景7名、农业农村5名。
完善机制建好“蓄水池”。健全“入职第一课”、“导师帮带”“动态管理”“定期座谈”“专项考核”等制度,实行组织掌握、分类管理,综合班子运行研判、谈心谈话、专题调研等,准确掌握年轻干部队伍现状,定期分析配备目标、培养路径,加强年轻干部储备。今年7月至8月,县委组织部成立6个专项组全覆盖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调研,逐一精准画像,储备掌握了150名优秀年轻干部,其中90后年轻干部80名,具有研究生学历15名。同步建立大数据平台,落实常态监督,实行“优进劣退”保持一池活水。
拓宽渠道练好“千里马”。依托县委党校,采取“党性教育+课堂讲授+互动案例研讨+现场教学”模式高质量举办专题培训,组织优秀年轻干部赴知名高校“充电”增能。深化与省委统战部“基地共建”,先后互派8批次61名年轻干部挂职锻炼。实施“三个一批”淬炼提能工程,今年以来推荐年轻干部到省市机关、发达地区挂职锻炼7名,选派到县内重点领域学习锻炼35名。着眼换届需要,安排7名县级部门年轻干部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、2名乡镇年轻干部挂任经济主战线部门副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