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武胜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在城市治理方面狠抓“社区+网格+小区”三个重点,实现社区强、网格活、小区优,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。
突出共建共治 增强社区凝聚力
完善联动治理体系。武胜县充分发挥社区“大党委”的核心引领作用,通过开展“红色联姻”“双报到”等系列活动,构建社区党组织、驻区单位、辖区党员和“两新”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共同体,实现力量有效整合,提升社区治理成效。目前,已升格社区党委10个、党总支38个。
打造凝心聚力之家。紧扣群众需求,坚持“三去一改”原则,推动沿口镇河东、嘉陵、迎宾等10个社区实施亲民化改造,优化设置活动室、法律之家、调解室等功能场所,打造物业、社会组织、社区党员等共享的开放式活动阵地,实现设施共享、活动共办、治理共促。
打通议事协商“脉络”。出台《城乡社区协商事项指导目录》,细化公共事务、为民服务、公益事业等8类53项具体协商事项,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,不断丰富党组织引领,居民委员会、业主委员会、物业企业、社会组织、志愿者共同参与的“1+5”社区治理模式内涵。

社区亲民化改造
抓实为民服务 提升网格承载力
资源在网格整合。武胜县建立“社区大党委+网格党支部+楼栋党小组+党员中心户”的组织体系,组建网格志愿服务队,推进社区“大党委”与“双报到”服务、疫情防控、基层治理等“多网合一”,实现资源不断向网格管理延伸,推动“大事全网联动、小事一格解决”。目前,全县城市社区共设置145个网格,配备社区专兼职网格员170名。
民意在网格汇集。拓宽社情民意收集方式,在楼栋口、公示栏等公开网格员、楼栋长联系方式,充分利用小区业主群,线上收集居民诉求;探索“网格工作点”建设,打造固定工作点45个,结合马路办公、院落协调、巡查走访等,零距离解决群众问题需求。
矛盾在网格化解。整合网格员、社区代表、法律顾问、社区民警等多方力量,建立“网格+矛盾纠纷”联动调处机制,引导成立调解委员会,畅通矛盾纠纷化解渠道,实现矛盾在“网格”上就地化解,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。

武胜县网格员、社区民警、社区代表开展巡查走访、宣传劝导
激活自主意识 加大小区向心力
“红色物业”提品质。武胜县推动成立物业行业综合党委,通过单建或联建的方式,指导9家符合条件的物业企业成立党组织,精选9名党建指导员,督促物业企业提升服务水平,助推物业服务与小区治理融合发展;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行动,按照面貌改好、功能改善、设施改强、环境改优要求,对全县44个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,实现幸福在家门口“升级”。
自治组织强监督。借助业主微信群、业主代表大会等平台,通过居民推荐、业主自荐、公开投票等程序,从离退休干部、网格员、楼栋长等群体中推选公德心强、责任心重且热心小区事业的居民组建业主委员会,参与小区治理、业主服务及物业监督等工作。目前已成功组建业主委员会22个,指导业主委员会换届3个。
居民公约促和谐。建立居民公约“红黑榜”制度,将高空抛物、乱堆乱放、文明养犬、规范停车等纳入居民公约内容,不断丰富居民公约、小区公约内涵;开展和谐小区营造行动,将居民公约宣传阵地建设与小区环境改善相结合,充分考虑小区绿化、景观营造等因素,因地制宜设置宣传小插件、造型牌等,实现宣传“润物细无声”。

御江城小区居民公约及文化宣传栏